FX168訊 周二(9月1日)亞太時段,人民幣兌美元早盤一度升破6.37關口,刷新近3周高位。中間價則連續(xù)3個交易日上漲百點,亦刷新近3周新高。
  日內交易員表示,中國央行(PBOC)出臺新規(guī)大幅提升遠期購匯成本,打擊套利,掉期和期權市場反應激烈,離岸人民幣亦大幅上漲,兩地價差明顯收窄,央行連番出招,短期人民幣貶值預期或逐漸淡化。
  中國央行新規(guī)快速打壓長端掉期升水,預計掉期升水將更接近利率平價。央行新規(guī)除了打壓人民幣貶值預期,亦很可能誤傷真實需求的客盤,但人民幣貶值預期消退,更賴于經(jīng)濟穩(wěn)定。
  日內一外資行交易員表示,“近期即期市場連續(xù)升值是因央行干預跡象明顯,客盤本身應該沒有這么強烈的反應!
  與此同時,多位消息人士周二透露,中國央行將自10月15日起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(yè)務的金融機構收取外匯風險準備金,準備金率暫定為20%。分析人士認為,此舉意在增加當前風行的離岸與在岸兩地套利成本,打壓遠期購匯,有利于人民幣匯率的整體穩(wěn)定。
  另一銀行交易員表示,對于后面的影響,遠期購匯成本將上升,對于掉期點走向,往利率平價方向走的概率較大,因此前購匯使得掉期點高于利率平價。而如果客戶要做遠期購匯,一個是期權,一個是即期加掉期,則預計期權市場將迎來較大發(fā)展。
  然而招商銀行同業(yè)金融總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,此舉有利于央行節(jié)省干預匯率的成本,減少外儲消耗,但根本而言,人民幣貶值預期的消退有賴于宏觀經(jīng)濟的趨勢性好轉。
  全球匯市方面,日內收益貨幣日元和歐元維持堅挺,因焦慮不安的投資者等待即將出爐的中國和美國數(shù)據(jù),以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出脫利差交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