粘順榮(左)向顧客介紹商品功能。蔡起輝/攝
到過平潭澳前臺灣小鎮(zhèn)的游客,不少人都對一家叫“臺灣格格”的商鋪留有印象。這個極具特色的店名,是臺胞店主粘順榮的得意之作。來平潭闖蕩之前,粘順榮曾連打退堂鼓,如今他卻打心眼里認同嵐島,愿意在島上扎根生活,為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出力——
打了兩次退堂鼓
臺胞粘順榮別看只有40歲,“登陸”卻已有18年。他先去了上海,幫忙打理家族的貿易生意,從事開發(fā)和設計工作,隔年輾轉至珠三角。他說,從小就對大陸印象深刻,特別是1987年兩岸開啟交流,大陸為臺胞鋪上“紅地毯”,一時間掀起了臺商赴大陸投資的熱潮!斑@里的市場非常大,家族里的長輩早年就到廣東開設加工廠,生意蒸蒸日上!闭稠槝s回憶說。
在廣東一待十來年后,人到中年的粘順榮逐步走到了事業(yè)的“三岔路口”,一度面臨艱難的選擇!按箨懡洕谵D型,新興產業(yè)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,傳統(tǒng)產業(yè)很快就失去了競爭力!闭稠槝s說,他也考慮過退場回臺灣,不過島內經濟活躍度與他熟悉的大陸差距不小。
“何不去平潭看看?聽說那里是兩岸共同家園,或許存在新的機遇!遍L輩給出建議。對平潭一無所知的粘順榮,開始在網上尋找綜合實驗區(qū)的各種信息。看到當地的規(guī)劃,他開始有了想法。
不過,2015年6月首次踏入嵐島,粘順榮卻很快打了退堂鼓。與一二線城市相比,平潭仍處于發(fā)展初期,他信心不足。盡管幾個月后他在家族長輩的建議下再次來嵐考察,卻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。“再不決定就只能回臺灣了。”粘順榮橫下一條心,決定在平潭“碰碰運氣”。
2015年12月,他在平潭注冊成立冠威貿易有限公司,不久“臺灣格格”就開張了!拔易嫦仍谇宄瘯r從大陸遷居臺灣高雄,店名與家族歷史淵源深厚。”
臺青創(chuàng)業(yè)條件優(yōu)惠
來嵐不到兩個月,粘順榮就轉變了對這片土地的初印象。他很快就將妻子、兒女接到平潭。
“在這里,我能享受到人才補助、住房補貼。此外,‘臺灣格格’店鋪的租約共有4年,前3年免租!闭稠槝s說,對于缺乏資源與資金創(chuàng)業(yè)的臺青來講,實驗區(qū)提供的條件優(yōu)勢十分明顯。
正是在這樣的創(chuàng)業(yè)環(huán)境下,粘順榮一路摸索,從銷售手表,到臺灣茶葉、酵素等,最終找到了自己事業(yè)的方向!叭ツ辏壹尤刖G茵子生活國際有限公司,下一步將推廣綠色天然產品與生活結合的概念,帶動天然有機產業(yè)!彼f,有意將“臺灣格格”打造成健康生活館,邀請臺灣專業(yè)老師授課,開展相關培訓課程,透過教育推廣,將健康與環(huán)保融入日常生活。
在粘順榮看來,他與平潭的緣分,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,“臺灣格格”是他“登陸”18年來第一項獨自打拼的事業(yè),這個“第一次”也將他的人生推向了新的發(fā)展階段!拔蚁M约旱氖聵I(yè)能夠幫助顧客、造福地球!彼f,平潭是一個難能可貴的平臺。
接地氣的“新平潭人”
來嵐近3年,粘家已成為“新平潭人”!芭_灣格格”鋪子里擺放了不少產自福建的茶葉,都是粘順榮喜愛的,屋內茶香四溢,泡的正是產自福建的白茶!耙郧霸趶V東沒嘗過福建茶,來平潭后幾乎只喝福建茶,大紅袍、水仙等都很喜歡。”他笑著對記者說,福建茶喝起來暖胃、舒服,很適合自己。
喝茶口味變了,熱心公益的習慣則沒有變。在平潭,粘順榮與妻子參與了“仁愛愛心粥”項目,每周日凌晨3點,他們會花費3個小時熬制免費的愛心粥,這個習慣已經持續(xù)了一年。此外,他還自發(fā)組織讀書會,每周兩次與當地朋友分享故事,感悟人生,彼此鼓勵。
如今,粘順榮已經成為平潭的“宣傳員”,不僅幫臺灣朋友推銷他們的產品,還向他們介紹平潭惠及臺胞政策,為他們來嵐創(chuàng)業(yè)牽橋搭線。他說,既然舉家來嵐,他就要深深扎根在嵐島,與這塊土地一塊成長,做一名接地氣的臺商。
從當初的猶豫到如今的衷情,粘順榮是這樣回答的:“處于開放開發(fā)中的平潭處處是機遇,我愿以時間換空間,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,等待平潭的蛻變。”